作者:米澤穗信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18日
閱讀日期:2009年02/10-02/13
入手方式:圖書館@借閱


米澤穗信的《尋狗事務所》我是看過的。原先繽紛歡樂的尋狗氣氛卻在結局出現大逆轉,
以黑暗甚至有點怖歷的氣氛作結,讓人很難不對作者獨特的『日常生活謎團』印象深刻。
如同寵物先生說道,這類青春推理與日常謎團捨棄天馬行空的詭計或沈重的社會議題,
將推理回歸到日常生活,從身邊隨處可見卻又發人疑惑的事情出發,把犯罪擱置一旁。
這種推理儘管平民卻缺少刑案特有的嫌疑與驚悚氛圍,不免落入創作篇幅精短的限制,
米澤穗信遂將各個小謎團藉著少女瑪亞的發問串連起來,並注入對動盪青春的無力感,
讓人在故事最後被惆悵氛圍包繞、進而潸然落淚,完成了本作。

守屋太刀洗兩人在放學途中無意間碰見來自南斯拉夫的少女瑪亞,瑪亞表示無處可居,
白河いずす願意提供居所暫時供她居住,幾個人於是成為朋友,到處帶著瑪亞參觀日本,
對事情觀察入微的瑪亞不斷針對令她困惑的現象提出疑問,因文化差異有時表達不周到,
守屋等人便必須絞盡腦汁試圖拼湊出事件謎團的梗概,來迎合瑪亞那股強烈的求知慾望。
就在和樂融融的氣氛中二個月過去,瑪亞也回到南斯拉夫聯邦,但卻未留下她母國所在,
一日得知南斯拉夫出現戰火的消息,守屋等人只能藉由日記與對瑪亞薄弱的記憶片段,
來試圖推測出瑪亞究竟位於聯邦中的哪個國家,來搭救出她免於戰火波及。
   
註:(左圖)日本神社的鳥居;(右圖)伊邪那美為天神伊邪那歧之妻,後為黃泉大神

整個故事沒有任何流血案件,單純藉著瑪亞對日常所聞所見抱持的疑惑作為推理主軸,
也讓我們窺探得知,原來以文化背景差異作為日常謎團的素材也能讓人深深反思諸己,
當日常的一言一行變成地方文化,面對外國人我們是否能侃侃道出這些舉動的意義所在,
其實是大有難度的。我們缺乏對日常舉動敏銳的觀察與特定習俗的意識而不去思考由來,
外國人舉手投足也都可以讓我們感到困窘與疑惑,那又為何不去試圖瞭解兩者間的差異?
作者將兩國文化(日本/南斯拉夫)的文化反差放大檢視,其實目的便要我等深思。

註:南斯拉夫演變歷史

米澤穗信打從一開始就悄悄地將瑪亞塑造成一位天使,充滿好奇又流露純真氣氛的天使。
但在看似單純活潑背後她的歷練其實更甚於守屋等人,因為南斯拉夫聯邦內亂動盪不斷,
國家先天性的原罪迫使她走出年齡限制,以早熟的態度思忖計畫創造出『第七種文化』,
融合南斯拉夫六個聯邦彼此的文化差異,創造出屬於她那一代、屬於自己的單一文化。
這個命題的背後其實是沈重的,南斯拉夫自古以來因種族和語言紛亂不堪導致戰火連連,
瑪亞此番言語無異於對悲觀現狀提出一種開放樂觀、對未來懷抱高度憧憬的整合希望。
便是因為這種俏皮卻又成熟的個性,讓瑪亞形象不像個小女孩,反而略似半透明的妖精,
來去總是那麼令人突然,但她的一舉一動卻又讓人忘懷不了,好似妖精展翅翩然起舞。
   
註:(左圖)板塔婆,豎立在墓邊以供養亡者;(右圖)南斯拉夫聯邦時期的強人狄托

故事處理的情感都極其細膩微妙,太刀洗看似冷淡脫俗,卻不免於對愛情與友情的熱度,
愈是熟悉關係愈容易忽略,儘管守屋與太刀洗的結局不得而知,但巧妙情愫已悄然播種。
整篇瀰漫真實的清幻,讓人容易陷入對日常生活的麻痺感,也因此最後令人扼腕的結局,
更讓人覺得現實與夢幻的界線竟是那般模糊,而這就是我們生存的殘酷世界,不是嗎?

File:2006 QianNansilafu.png
註:前南斯拉夫領土的現狀


☆Note
①這本書剛開頭數度讓我入睡,有點發悶讀不下去,所幸最後結局彌補了前面缺憾。


【大家的心得】
狂妄青春與瘋狂世界,《再見,妖精》 (栞の心靈角落)

【推理謎系列商品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puzz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