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蒂芙‧潘妮(Stef Penney)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閱讀日期:2008年12/5-12/11
入手方式:圖書館@借閱


單純年代裡北美冰原上小鎮上一群人在時間棉線上頭各自織錦著自己的故事,
但突如其來的意外攪亂祥和布景,使環伺外圍的靈魂嗅到異常氣息奔相前來,
隨著雜沓不斷擴大,原先泡沫逐漸角質化、轉硬蟄人,直至不可挽回的傷痛到來。
什麼樣的愛讓一個母親願意拋下世人側目與靈魂翻覆的危險穿越荒野尋找失蹤兒子?
又是怎樣的戀讓一位男孩體悟到山河錯動、心旌飄搖,情感密度冶織於一身的畸戀?
以推理小說為骨卻披戴一身書寫情感的蕾紗,細膩揣摩每個角色易地而處的心情,
雖不至於讓人墮淚亦並無原先設想流暢好讀,但沈重的筆捺還是讓人在故事最後惋惜,
沈重凝滯的氣氛排山倒海而來,一股濃郁化不開的惆悵在胸口匯聚徘徊不散。

故事設定在1867年加拿大邊疆地帶,漫天飛雪撲天蓋地森林周遭的兩個小鎮。
鴿河鎮的羅斯太太發現獵人威廉‧帕克死於一宗謀殺案,造成鎮上不小慌亂,
在地方法官考克斯及哈得孫灣皮貨公司調查其間,她驚訝地發現兒子竟悄悄失蹤,
兒子的失蹤與獵人之死的關連引發鎮上些許揣測,羅斯太太擔憂其安危決定動身尋找。
隨著兒子步伐歷過冰園地帶來到一個宗教社區,卻也引發鴿河鎮上一連串後續事件,
各方人馬齊聚在西麥旺集這個宗教是非之地,也慢慢將他們帶向真相發源地,
隨著謀殺案情的曙光出現,卻也把這群人引導到令人心碎且殘破的結局。

如果期待能在這個故事尋覓出驚悚鏡頭、高超的推理手法無疑將令人失望,
但作者巧妙以第一人稱(羅斯太太)與第三人稱編織的敘事手法不免讓人印象深刻,
全知觀點的切換讓讀者感受到不同濃纖合度,縱然整篇故事波伏不大稍嫌平淡,
且某些部分似有過於匠氣之處,但對於不論同性異性甚或親子間的情感經營十分嫻熟,
尤其最後唐納將故前發覺自己錯愛卻未能即時表達的鏡頭像電影畫面停格一般,
然後慢慢歸於黑暗的手法讓人痛苦的無法言喻,一股鬱悶之氣旋繞在心坎裡頭。
羅斯太太兒子法蘭西斯的畸戀也當是作者妙手安排,在那個年代同性愛戀不容見地,
因此法蘭西斯無由愛得卑劣、愛得心痛,好似導演李安《斷臂山》電影裡頭的牛仔,
那種無法療復靈魂傷口的戀愛不被社會認同,作者低調卑微的處理手法反烙印在心裡。

雖名為《獵狼者之死》但整個故事環繞在那個年代獵狼者的生存環境,對狼反著墨不多,
故事表面上是冷冽砭膚的語調,但讀者細讀卻能發現底下隱藏炙熱情感熬煮不斷,
這或許是西北歐文學一貫的創作寫法,開始閱讀時難免因為內斂凝重的口吻讓人卻步,
但故事結尾卻能顛覆讀者設想結局,短短篇幅足由涵蓋作家創作熱情與生命熱度。
本故事亦然。我們學著勇敢以胸膛頂立著這個單純卻惡意的世界,然而在回到闃黑洞穴,
卸下金錢權力甚至強顏歡笑迎合世俗的面具後,將只是一匹匹默然舔舐傷口的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puzz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